首页资讯

南方网评:《戏台》:笑完之后,心被戳了一下,戏台啥意思

时间:2025-07-29 23:07 作者:萧萧落木

南方网评:《戏台》:笑完之后,心被戳了一下,戏台啥意思

  对很多观众来说,“陈佩斯”这三个字是有含金量的。正因如此,《戏台》一早就列入了我必看的电影清单——毕竟,他是陈佩斯啊!是那个在春晚舞台上和朱时茂一起把全国观众逗得前仰后合的“陈小二”;是那个仅凭一顶帽子、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笑出眼泪的喜剧大师。

  看完《戏台》,我的感受是:让我走出影院、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的,不仅源于陈佩斯的情怀滤镜,更在于这本身是一部真正有筋骨、有血肉、有呼吸的电影。

图源:环球时报

  笑,但别只看见笑

  不少观众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些票房颇高的喜剧,能让人在影院笑得前俯后仰,可笑过之后心里却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戏台》则截然不同,它让人有种终于等到语喜剧细糠”的感觉。这部影片可不只是一场“怀旧之旅”,更是一次对“高级喜剧”的重新定义。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戏台》将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玩的是高级的“荒诞现实主义”。它是一部荒诞到极致的作品,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之间切换,笑完之后,心中却隐隐作痛。

  故事发生在一座老戏台,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戏班人,为了活下去,为了守住这方舞台,卷入了一场荒唐至极的闹剧:军阀、土匪、票友、戏迷、角儿……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你以为他们在演戏?其实他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出大戏。

  电影里有太多让人捧腹的桥段,笑点密集,节奏精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喜剧结构。可就在你笑出声的下一秒,镜头一转,是戏班人背地里的辛酸、尊严的挣扎、对艺术的执着。那种“台上风光,台下凄凉”的反差,像一根细针,轻轻扎进心里。

  这才是高级喜剧:它让你笑,但不让你傻笑。它让你在笑声中,看见人性的荒诞与光辉。

  从话剧到电影,它没“缩水”

  影片改编自陈佩斯同名话剧,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分,自2015年首演至今已演出300多场,场场爆满,口碑爆棚。

  很多人担心:这么依赖现场互动和舞台张力的作品,能搬上大银幕吗?

  答案是:不仅没缩水,甚至“升维”了。

  从话剧到电影,虽然载体发生了变化,但作品的内核依然强大。扎实的剧本,精巧的故事架构,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影巧妙利用了镜头语言,镜头穿梭在戏台前后,让观众既看“戏中戏”,又看“戏外人生”。

  从戏台的搭建、道具的布置,到戏服的精美、演员的扮相,无一不让观众大饱眼福。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极为用心,仿佛将观众瞬间拉回到那个充满韵味的旧时代戏园子。

  那座老戏台,既是叙事容器,又是隐喻载体,它承载着传统、尊严、艺术的最后一点体面。当枪声响起,锣鼓停歇,那种“戏散了”的苍凉感,扑面而来。

《戏台》剧照。图源:北京日报

  演员全员在线,没有废笔

  没有完美的作品,这部电影也自然存在瑕疵。例如,六姨太思玥这个角色就颇具争议:塑造得不够丰满,行为逻辑时有不合常理之处,有“性化女性”之嫌。她的疯魔有点“戏剧化过头”,像是被刻意推到讽刺的前台。在她身上,“睡错人”和“叫春摇床”梗发生了两次,不好笑,让带着孩子的我看得尴尬。但年轻演员徐卓儿演技在线,人物设置上虽略显单薄,却也并非废笔,她代表的是当下饭圈文化的极端化:盲目追星、情绪失控、为爱走火入魔。她的存在,让这部戏不只停留在“怀旧”,而是有了现实的刺痛感。

  其它人物设置上,没有工具人,只有被时代夹扁的人。

  陈佩斯更不用多说,他的节奏感、分寸感,简直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不用夸张,一个停顿、一句反问,就能引爆全场。他演的不是“搞笑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私心也有底线的老艺人。

  余少群表现堪称惊艳,真叫一个“媚而不妖,娇而不作”,一颦一笑都是“角儿”的魂儿。这位戏曲科班出身的演员,把花旦凤小桐的娇媚、脆弱、倔强全演活了。他在台上唱《霸王别姬》时,仅一个眼神就能传递千言万语。

  戏院经理则由在《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实力派演员杨皓宇饰演,他将人物的圆滑世故、左右逢源刻画得入木三分:油头粉面、见风使舵的“老江湖”形象跃然银幕——军阀来了递烟、土匪来了弯腰、票友来了陪笑,活脱脱一个乱世求生的小人物。杨皓宇用微微颤抖的嘴角、刻意拔高的京腔,把“小人物的生存智慧”演成了黑色幽默:他越鞠躬,观众越心酸。

  黄渤饰演的角色大嗓儿同样出彩,展现出小人物的狡黠与机智,时而也流露出对命运的不甘与挣扎,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

  给年轻人的一封“戏台来信”

  电影点映期间,我曾想带家人去看,然而,18岁的侄女发问:“陈佩斯这位爷爷和我们有着如此大的年龄差距,电影真的适合我们吗?我不觉得会有共鸣。”

  这让我语塞,观望了几天。好在口碑甚好,果断买票带两个孩子前往。

  虽然对“80后”以及更早的观众来说,陈佩斯就是心目中的喜剧泰斗,也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是初代喜剧顶流。但不可否认,“90后”尤其“00后”,并不熟悉这位老艺术家。所以电影《戏台》,应该也是“90后“”00后”走近陈佩斯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事实也证明,年龄差不是问题,笑点与泪点压根不分代际,只分有没有被真诚击中。有些东西,超越年龄,也超越时代。

  影片散场时,我转头问身边的侄女和我15岁的闺女:“看懂了吗?”

  侄女说:“当然,这是悲剧啊,我哭了好几次。”闺女则甩来一个“你当我是傻子吗”的眼神:“不要质疑我的鉴赏能力。那个时代的人民太惨了,我为生活在和平时代而感到幸运。”这是孩子的原话,看着她俩认真的模样,我心里又暖又欣慰:让她们笑很容易,让她们懂“幸运”二字才最难。

  灯亮起,我们仨谁也没急着走,静静地听完了由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演唱的片尾曲《桂枝香・金陵怀古》。歌声慢悠悠地飘出来,古典诗词与悠扬的旋律结合,像老茶壶里最后一口酽茶,苦里带甘;也像一缕旧时月色,轻轻拂过心上。它不喧哗,不煽情,却把整部电影的情绪收得妥帖又深沉——像是戏台的余音,散在风里,久久不散。

  最好的观影礼仪,或许就是愿意为一段旋律、一个故事,多留三分钟。而孩子们自发地留到了最后,这份无声地共鸣,或许比任何影评都更有力量:共鸣自有来处,好电影,终会找到它的心动观众。原来,我们以为的“代沟”,在好故事面前,根本不存在。

  好电影,值得被看见

  《戏台》可能不会成为票房冠军,它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热搜话题。但它像一杯陈年老酒,入口温和,后劲十足。

  所以,别再问“这电影适合谁看”了。它适合所有还愿意为好故事停下脚步的人。它适合所有在生活里演着戏、却还想守住一点真的人。

  去电影院吧。

  不是为了陈佩斯,而是为了我们心中,那方还没塌掉的戏台。

  你看的不只是一个老艺术家的“封神之作”,而是一个关于“坚守”的故事。

  你在笑的,不只是包袱和段子,而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智慧。

  你感动的,不只是情怀,而是——当世界荒唐时,仍有人愿意为一句唱词、一方戏台,拼尽全力。

  撰文 李梓沐

Top

1、醒醒吧!没气质就别硬演“黄药师”,窝囊废的样子,内娱没人了吗

2、特斯拉辅助驾驶排第一,懂车帝这个测试有意义吗?,特斯拉最新辅助驾驶

3、2024年全球健康指数‌显示,中国大陆以83.1分排名第五,较十年前上升40位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wxw59.cn/CJH/detail/gmfeut.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萧萧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