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次通胀真要起来了,今年通胀
7月的“反内卷”运动催生了大宗商品暴涨,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咱们的通胀或许真的要“嗖的”一下起来了!
上周,大宗商品加速疯涨,几个明星品种,动不动就涨停。
按照周度涨幅来看:
焦煤,涨了36%;玻璃,涨了26%;多晶硅,涨了16%......就连跟我们密切相关的猪肉都涨了6%。
要知道,在反映我们通胀的ppi和cpi当中,ppi跟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价格密切相关,而cpi则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密切相关。
你可以翻看任何一个国家的通胀数据,几乎 每一个通胀周期,全都是原材料价格先涨起来,随后ppi拐头向上,最后cpi也会跟着往上蹿。
现如今,大宗商品因为企业减产而大涨,这势必会带动 7月ppi突然拐头。
不仅如此,反映未来的远期市场也给出了同样的信号:
通胀要起来了!
据彭博社汇编数据显示,中国五年期利率互换已经超过一年期利率互换,并且利差扩大至3个基点。
这句话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 我们的利率开始变得正常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迷糊了,利率不正常跟通胀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利率跟通胀是正相关的。如果一个经济通胀,利率往往也会跟着上涨——毕竟钱借出去利息太低未来手里的钱缩水了可没人干;反之,如果通胀走低,很多人就会赶紧锁定长期收益,把利率压的很低。
而利率互换市场,你可以理解为资本对未来利率涨跌的看法。过去两年,因为很多人对未来非常悲观,押注利率会越来越低的人变多,从而导致利率倒挂的不正常现象出现。
这种不正常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你把它看成是“五年期银行定存年的化利率比1年期定存年化利率还低”就可以了。
现在利率正常化,意味着资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开始改善,意味着,通胀要慢慢起来而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开始降低。
那么这轮通胀能涨多高呢?
目前,还不能看的太高。
原因有三:
其一、现在老百姓手里钱不多,一时半会还很难把cpi推起来,而单纯靠ppi把通胀推高,根本走不长远。
其二、从通胀的走势上来看,跟利率一样是下行趋势,上一轮通胀的峰值是2.8%(月度),这一轮只要不减产减的特别剧烈,财政支出不大幅扩张,估计也很难突破上一轮峰值。
其三、还有两个非常隐秘的新情况, 让我认为这轮通胀应该也不会涨的很高。
具体来说:
一个是,高层对最近大涨的商品很有意见,要求交易所把保证金提高、持仓量降低。
一个是,南向资金加速流入香港,并大量配置债券类资产。
事件一说明,高层虽然希望去产能走出价格低迷的环境,但是并不想行动“过于激烈”导致资本市场和就业市场震荡。所以,大宗商品未来整体的上涨对ppi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像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么猛。
事件二则相对更复杂更微妙一些。
先看下面两组反应南向资金流向和配置情况的数据:
截止2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香港达8000亿港元,距离2024年全年的8080亿港元近一步之遥;
截止6月底,国内投资者配置债券类的资金规模已经从年初的770亿港币飙升到3800亿港币,
这两个数据说明,虽然今年港股火热,但是近一半的南向资金仍然非常保守,还是希望稳稳地去香港赚票息收益。
可是,明明从4月中旬开始,整个股市等风险资产开始好转,资金怎么还大量南下配置防御型资产呢?
笔者以为, 除了用人民币计价发行的“点心债”,香港那边利息本身更高外,也能从侧面反应,还是不少有钱人或者资本对这一轮经济复苏抱有疑虑的。
逻辑上来看,没有需求端的刺激政策让老百姓手里有钱,也确实很难把通胀推的很高。
这恐怕是他们疑虑的原因吧?!
总之, 通胀起来是个大概率事件,至于通胀能蹿多高,目前市场还有疑虑。
在如此局面下,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呢?
笔者以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二八比例配置仍然是最稳妥的方式 。其中,两成资金配置国内风险资产,如股票、商品类的基金;八成资金仍然长期配置防御型的资产,如存款、债券等。
具体来说:
第一,在去产能、市场热情如此高涨的时候,如果你认可接下来通胀会抬头,那么就应该轻仓配置一部分,以赚取“反内卷”政策带来的超额收益。
第二, 通胀抬头,暂时不利于债券,保守型的家庭可以等待债券价格回落,在更低的价格捡漏。
如果你觉着国内1.7%的无风险收益率太低,难以覆盖未来的通胀,那么可以趁着香港等外围高利率高收益的时候长期布局一些,静待花开。
鉴于国内实现第二种策略的方式很少又有门槛,近期香港银行也在不断提高开户门槛,为了更好地给米宅粉丝朋友们做好资产配置的服务,我们拿到了香港的保险渠道,兄弟姐妹们可以通过【香港储蓄型保险】直接实现海外资产配置。
香港储蓄型保险的底层资产75%以上都是各个国家的国债,风险很小收益也远比国内的高,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防御型资产。
不仅如此,你支付人民币,未来的收益可以拿到美元、港币、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这不仅买了保险,还变相地对冲掉你手里的一部分人民币贬值的风险,非常适合未来出国、旅游、孩子教育的家庭。
如果觉着你认可这个资产配置逻辑、又想换个环境守护自己财富的朋友,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具体细节再跟我们的资产配置师好好聊一聊,告诉他你的诉求,让他再给做具体的建议。
THE END
2、再好的大学都不教人赚钱,教你如何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大学应该更“功利化”吗
3、年中经济观察丨泼水狂欢、特色民俗……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