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量少、老牌企业地位稳固、技术未经验证……硅谷初创企业“豪赌”国防生产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科技初创企业正大举投入先进工厂与武器生产,但客户尚无保障。”据彭博社25日报道,随着本届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增加国防开支,数十家硅谷工业公司正在扩大制造业务。据彭博社估算,未来几年,业内几家知名初创企业计划在造船厂、工厂以及制造工具和设备上投入总计40亿美元。但分析人士将初创企业在现阶段扩建生产设施称为一场“豪赌”,订单量少、老牌企业地位稳固、技术未经验证等问题成为硅谷初创企业迈入这一赛道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报道援引硅谷初创企业尼罗斯国防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森的话报道称,现在投入建设,是为了未来能迅速量产武器,“如果等到买家上门指定数量和交付节奏才开始生产,那就太迟了”。据报道,军工初创企业美国安杜里尔与船舶建造商萨罗尼克技术公司分别投资10亿和2.7亿美元建设超级工厂,可年产数万艘AI自主舰船、无人机、战斗机及其他武器。国防制造初创企业哈德良、无人机与国防企业护盾人工智能、卫星公司阿斯特拉尼斯太空技术,以及工业部件制造初创企业迪弗伦特也加入了这一赛道。
美国风投公司Lux Capital投资人布兰登·里夫斯表示,国防新时代的重点是快速制造,“所有人都在追求规模化”。
彭博社认为,上述企业的努力或许可以缩小美国与中国在一些武器制造领域的差距。报道称,在现代战争场景中,能快速量产自主无人机、舰船等装备的国家将占据巨大优势,而美国目前处于劣势。
不过,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建设工业基础设施是一场赌博,他们投入巨资扩大生产,却无法保证国防合同能够兑现。根据非营利组织硅谷防务集团7月份的一份报告,风险投资公司已向排名前100的美国国防初创企业投入了超过700亿美元,但这些公司迄今为止仅获得总计约290亿美元的合同。虽然五角大楼2024年对初创企业的年度支出翻倍,但报告显示其份额仍不足国防预算的1%,绝大部分支出仍然流向传统承包商,例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和通用动力。报道称,这些存在数十年的企业与华盛顿关系深厚,虽具备成熟供应链和大规模产能,但常被诟病官僚体系拖慢创新步伐。而初创企业虽以灵活架构和尖端技术见长,却普遍缺乏业绩记录,难以突破重视可靠性的复杂政府采购体系。不过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此前报道称,随着五角大楼越来越倾向于与安杜里尔等新兴科技公司合作主导项目,美国传统国防企业希望通过资助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来回应这一趋势,并从中学习。
但彭博社称,即便获得订单,硅谷新技术能否如预期发挥作用仍无保障。随着企业争相锁定供应链、设计现代工厂并组建生产线,这些技术能否兑现承诺、新工厂能否应对产能激增仍未可知。报道援引新美国安全中心国防副主任贝卡·瓦瑟的话质疑这些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新型武器系统的规模化生产,“这些技术未经验证。企业们声称可以,但大规模量产实在太难了。”
1、腹部器官被压碎,三甲完成珠穆朗玛峰级手术,珠穆朗玛峰尸骨
2、欧洲杯诡异决赛:压着打的霸主又输了+4次罚点丢了3个 英格兰卫冕
3、父母应该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此才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带孩子参加哪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