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她力量”成为创新“破壁人”
“女性科技人才正成为创新‘破壁人’!”今天上午,以“AI向善·她向新:数智女性的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上,来自全球的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和年轻创业者齐围绕女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激辩。专家们达成共识,在AI领域,女性开发者不输男性,她们正在用技术解决全球性难题。
科技领域的她力量正在崛起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教授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全球女性科研人员占比已经增长到41%(2001年仅为28%),而中国女性科研人员的占比已达到了45.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薛院士也直言,女性科研人员仍面临着几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科分布失衡,物理、数学和工程领域女性占比显著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资源获取困难等,“因此,科研资助体系的优化更为迫切。”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教授
“女性在科研领域并不输男性。在女生占比为22%的情况下,近十年‘十佳优秀本科毕业生’占比高达35%。可见,女生相较于男生具有更高的优秀毕业生转化率,也说明了在提供充分支持的学术环境女性表现更突出,这与国际研究结论相一致。更令人意外的是,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占比达25.7%,是女生获奖最集中领域。”薛院士在论坛中,用一组组数据揭示女性在科技领域的“隐形优势”。
“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也能兼顾科研!”薛院士还以南科大胡清教授、贾宁副教授等“妈妈科学家”的案例为例,坦言学校推出的“一年弹性工作制”政策,允许孕期、哺乳期的女教师暂停科研任务。
AI为女性创造更多就业选择
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女性创造了更多就业选择。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已创造5700万个女性就业岗位,电商、直播等新兴行业成为重要增长点。AI技术的普及也降低了知识获取成本,使女性技能更新更高效。然而,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全国妇联第十三届执委王晓梅发出警示:“哈佛商业评论预测,到2030年,AI将导致美国1200万人转行,其中85%集中在女性占比较高的人群,失业风险比男性高出50%。”
“AI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女性能力的放大器。”蚂蚁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的发言引发共鸣。她认为,AI时代女性最需要的是“三力”——“心力”(信念)、“脑力”(数字素养)、“体力”(社会支持),并分享了甘肃东乡族民宿管家阿英的故事: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村妇女,用AI工具直播卖杏子,如今成了村里的“网红导师”。“AI不是取代女性,而是让她们‘多长出一双手’!”
蚂蚁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
女性共情力让AI更懂人
女性在AI时代的独特优势与潜力。“女性的共情能力、协作精神和灵活性,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社会创新的关键‘软实力’。”彭翼捷以自身行业观察为例:女性非常善于倾听,也能有很强的共情能力。“AI技术再强大,也离不开对人类需求的理解。女性的细腻,可以让AI更懂人。”
传统产品开发中,产品经理提出需求后由工程师编码实现,但去年蚂蚁集团举办的黑客松比赛中,一位不懂代码的女性员工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利用AI工具完成了项目开发,并斩获头名。“未来缺的不是会写代码的人,而是真正能洞察客户需求、更懂人的‘AI时代产品经理’。”彭翼捷强调,女性在互联网行业的占比本就较高,而她们的共情力与协作优势,正与AI时代的需求高度契合。
此外,AI时代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而女性的灵活性能弥补技术逻辑的刚性。“女性的‘善变’特质是独特优势。我们只要瞄准目标,就会想出各种办法。”
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成立仪式 妇女报记者 杨睿 摄
本次论坛还宣布成立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
原标题:《AI领域,“她力量”成为创新“破壁人”》
栏目编辑:易蓉 图片来源:除署名之外,均为大会主办方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丹
2、2025WAIC飞鹤爱本全球首推AI功能营养品,开启AI精准营养新时代,astrobaby飞鹤
3、已售罄!俄罗斯和朝鲜,数十年来首次,俄罗斯和朝鲜是盟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