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0 10:08 作者:叶落琴声萧
几件大事同时发生,这几天,将决定下半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几件大事在这几天同时发生。
第一件事,是中美关税谈判。
8月1日是全球关税的最后期限,从这天起,和美国谈判的国家按照谈判结果来,剩余国家则按15%至20%的基准关税率。
目前已经达成的协议是欧洲的15%关税,附加条件是欧洲公司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以及未来三年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
15%关税+1.35万亿资金,这就是欧盟对特朗普的投名状!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关税税率水平从原定25%下调至15%。
15%关税+5500亿资金,这就是日本对特朗普的投名状!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了。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这几天就要出结果。
但无论结果怎么样,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次国内绝对不会像欧盟和日本一样妥协。
2019年第一次对中国关税的教训太深刻了,人民币自动贬值了14%,用国民财富的集体折损,承担了关税的所有恶果。
第一次我们退了一步,但对方则会进一步得寸进尺,这是人性使然,更可况对岸已经切换成交易模式,一切以最大化获利为先,早已不在乎全球秩序和规则。那么,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很显然,我们的反制让对岸惊奇不已,从来没想到有人能对美如此强硬,然后就迅速换了态度,开始逐步妥协,H20晶片的政策逆转,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也显示了对岸极度灵活的谈判策略。
无论如何,在重商主义和交易原则下,对岸不占便宜是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国内想回到之前的出口状态已经不可能了。美国已经从直接出口和借岸转口两个层面完全封死了擦边通道。
放弃任何幻想,我们只能靠国内!
所以,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本周的第二件大事,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这几天就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这场会议,决定了下半年的政策走势和发力方向。
比如说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国内经济增长龙头,必须从过去五年的出口拉动,转换到内需拉动。
其实从年初的两会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铺垫了,但有了关税三个月的过渡期,出口反而更加飙了起来,对岸抢进口,我们抢出口,双向奔赴,但终归是回光返照,最后的强弩之末!
但这三个月,却让国内的转型紧张感,缓了一步。进入到7月后,决策层的紧迫感陡然直升!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第一次将“反内卷”纳入国家经济治理框架,举国拉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整治运动!
7月14日,2015年后的第二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定调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重要抓手在于城市更新。
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
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成为各大部委提及下一步施策重点时的高频词。
从现有政策梳理来看,七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对这一系列政策进行提纲挈领,从而形成下半年的政策总纲。
所以,政策路径是清晰的:
全力拉通胀。
价格回升,是经济回升的七寸,价格回升,才能形成企业利润、员工工作,家庭收入,消费回升的正循环。
这可以理解为,涨价拉内需,这将是下半年最重要一件事。很多金融政策、刺激政策,都会围绕这个主线展开!
新的投资增量将主要放在城市民生领域,涵盖教育、医疗、管网、公园、社区服务等等。
这么多年来,影响国运的大基建都是举国体制的,比如说高铁、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等。城市高质量更新可以看做是新时代的举国体制,为的是下一步的户籍城市化做准备。
城市化进入尾声,房地产使命已经转为民生保障。下一步住房双轨制也会加速,新加坡80%的人口住在政府补贴的组屋,15%的人住在商品房公寓,5%的人住在别墅。香港70%的人住在政府公租房。所以70%保障房+30%的市场化商品房就是核心趋势。
至此,基层新的财富模型将逐渐形成:
住房新加坡或香港化,居民财富美国化。
在长期低息造成的储蓄搬家之下,股票、保险为主的金融资产将平替房地产,成为居民财富的下一个蓄水池。
这就是接下来的趋势!
最后,我做了一个【财富思维私密群】,就是第一时间分享对市场、政策走势、资产趋势的变动和思考,如果你对金融和投资感兴趣,欢迎加入。
1、现实中最迷信的其实还是六七十岁的那些老年人,老人相信迷信
3、马卡报:弗兰-加西亚拒绝了米兰,他不惧怕来自A费和门迪的竞争,弗兰西斯卡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