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23:02 作者:偷吃兔兔的喵
赵建:牛市凶猛,牛散赵建光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前言
近期市场延续牛市,上证突破3500、3600点,港股创四年新高。债基赎回潮推动股牛,技术形态显示债市或转熊。此轮“改革牛”类似2015年,政策宽松与结构性改革推动资产重估。散户追涨致交易拥挤,但需警惕波段操作风险。本文提出“天时(货币宽松)、地利(低估值)、人和(政策友好)”三因子模型支持看多,认为牛市或处上半场,建议保持仓位。市场分歧难免,但增量资金和政策利好将延续行情。
本文逻辑:
市场现状——历史对比——技术面分析——投资策略——三因子模型——未来展望
正 文
最近一周的市场沿着我们的预期继续保持牛市的热度(参阅《牛味十足,无惧波动,继续战略级看多》),甚至是有些超出我们的预期,接连攻破3500、3600的大关。而港股这边表现更加优异,恒生指数创造了两年新高,恒生科技也正如我们上周提示的全面启动(参阅《中美关系继续改善,恒生科技卷土重来》)。牛市的味道越来越浓,“过了3500就会进入逼空行情”。果然,在咄咄逼人的逼空行情下,债基开始大面积赎回,股牛的热情带垮了跷跷板另一端的债市。从技术形态上,债市随时有落入熊市的可能。
中国权益资产重估进入第三阶段:继924“货币牛”、春节“科技牛”之后的“改革牛”。有人说这次牛市有点像2015年,资本市场支持双创的改革和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历史虽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但节奏是惊人的相似。此外,2015年也是处于阶段性的利率和准备金率的最低点,形成了风险资产大爆发的必要条件。而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振资本市场的国常会,为“稳住楼市股市”的目标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想象空间。而更多的是类似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反内卷”,实际上演化为一次集体性、行业性的提价。又是“涨价去库存”的味道,引发了一轮大宗原材料的大涨价,激发了人们的“再通胀”交易,带来了周期板块的强劲上涨......
从技术面上,我之前提到“突破3500点就会进入“逼空行情”。果然上证迎来连续多日阳线,赚钱效应下激发了散户的热情,踏空的焦虑让进场交易变得拥挤。大家纷纷赎回债基、理财,买入股票、股基。牛市里散户就是追涨、慕强,对弱势的所谓价值股、低波红利兴趣大减。身边的赚钱效应让人眼红,谈论股票的人越来越多。而从估值端,上半年超预期的GDP增长率5.3%,历史新低的基准利率以及继续降息的预期,正在形成一次久违的“戴维斯双击”——即使实体经济的体感差异巨大,即使房地产市场仍然在加速探底。
对于这次牛市,有先知先觉的,有后知后觉的,认知差形成了收益差。即使先知先觉早加仓的,也不一定比后知后觉的收益高,关键是牛市里能不能守住仓位。“仓位就是生产力”。散户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想着做波段低买高卖,殊不知这是熊市的操作思路。在中国因为熊长牛短,当牛市来了的时候,散户反而赚不到钱了。所以很多人说“牛市是散户赔钱的原因”。我们做的是投资和宏观交易,不是自以为是的与市场对赌。投资和赌博的本质区别在于风险管理,特别是对重尾风险的管理。但是对于风险管理很多人理解得不够全面。大部分人将二级市场投资的风险理解为追高后套牢,殊不知,踏空也是一种风险,而且在我看来风险更大。
我跟我的小伙伴说,我现在每天的任务就是屏息倾听市场的声音,那来自旷野和草原的野兽的嚎叫,是牛的嚎叫还是熊的嚎叫。去年924前后,完全是不一样的声音,是牛满地和熊出没的分水岭。说得更确切一点,对于资产配置,更需要的是在闻牛熊的味道。市场的律动,不是经济学家的八股文,也不是金融术士的小作文,而是群众运动的荷尔蒙。那十年的时候,有位领导说过:“群众运动疯狂起来,谁也控制不了”。理解不了这一点,理解不了群众运动,理解不了金融群体金融学,就无法真正的理解中国股市的牛熊逻辑。中国的股市更像是一个江湖,是学院经济学无法真正理解的。江湖是一个复杂系统,对于复杂系统,实践是最好的学习。
当去年129政治局会议正式将“稳住楼市股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国家队就开始进入全力以赴的状态,向市场免费发放了看跌期权,市场有了系统性的护城河。与此同时,货币和周期的力量也同时酝酿,中国的资本市场进入了牛市。我构建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因子模型进入全面看多状态,今年六月开始出现爆表的苗头,我们的组合随之也对A和港股进行了全面超配。
“天时”是货币下雨放水,也就是货币周期。美联储与中国央行自去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宽松共振,长达三年的货币周期背离开始收敛,即美元加息、人民币降息导致的利差倒挂三年多首次边际收窄。利差虽然仍然倒挂,但是边际正在收敛,市场交易的是边际。
“地利”是估值高低,估值洼地会首先储存住货币之水。中国权益被低估了三年多,已经处于历史新低,再加上折现利率中枢也历史新低,经济稍微有些改善,就很容易形成“戴维斯双击”。一个处于估值底部太久的市场很容易出现“压抑-释放”的群体心理特征。今天中国股票的估值不仅仅是修复,而是开始走出向上的行情。
“人和”是政策态度与市场人气。政策的背后是政治,政治的变化早于政策,自去年上半年已经在转向,否则很难有924那样的政策大变局。决策层的态度变了,投资者的心境和热情也慢慢好转、变热,直至充满了动物精神的“荷尔蒙”,也就是我所闻到的牛市的味道。政策大的风向要看两个,对外要看跟欧美的关系,最近与欧美友好的信号非常强烈,可以说最近五年最情深意浓的时候。对内要看对民营企业家,对民生行业的政策友好度。最近医药集采不再刻意要求低价已经非常强烈的显示了这一点,创新药节节创出新高。
“人和”的另一个是投资人的热情,最近一段时间热度非常高。市场一旦过了3500就会全面逼空,然后3600指日可待,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调整。这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牛市从觉醒到热情高涨,最后到疯狂,再到结束,是一个前期线性慢涨然后指数级加速的过程。今天有点像2015年初,市场还在一半清醒一半醉,大部分人开始躁动,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上车,还是一个线性慢涨的状态,还有继续上车的机会。但是在加速上涨形成指数级攀升之前,多空还需要不断的较量确认并交换筹码。多头可能为了获利了结变成空头,空头害怕踏空再次加仓变成了多头。这就是市场的辩证法,动态论。
市场的交易量需要政策的鼓励和热点的撩拨,但真正的加速需要增量的资金。这个增量的资金除了险资、基金等大额长线资金,还有原先持币待投的空头变为多头入场,边际上还要看融资盘的杠杆资金。最新的融资余额近两万亿,接近2015年的历史记录,但是要知道现在的市值和交易量也今非昔比。每日融资额占成交量在10%左右,融资使用率仅高于20%,还远没到历史最高水平。除了这些绝对的增量资金,还要看场内的货币流通速度。
牛市还会持续多久呢?或许还只是上半场。“天时”来看,特朗普不断给美联储施加压力降息,中国央行也有降息的动力和意愿,毕竟物价离年初制定的目标“促进物价温和回升”还很远。“地利”来看,虽然有些小盘股被爆炒,但是估值仍然不算太高,银行股牛了这么久,但大多数还是没有浮出pb为1的水面。银行股pb到不了1,在资本市场就失去融资功能,这不符合决策层的本意。“人和”来看,中美、中欧关系大幅改善,决策层全力搞经济的态度非常明确,进一步鼓励资本市场大发展,IPO正常化需要一场大牛市。同时政策越来越友好,市场的人气越来越旺,赚钱效应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增量资金.......
所以,牛市还会继续,甚至可以说中国权益资产重估的第三阶段才刚开始。当然,市场的本质就是分歧和不稳定,有分歧才会有交易,所以波动在所难免。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认可是牛市,还是那句话“仓位就是生产力”。
2、钉钉CTO朱鸿称:未来数据一定比算力贵,钉钉的ceo的简介
3、特斯拉辅助驾驶排第一,懂车帝这个测试有意义吗?,特斯拉 辅助驾驶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