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控亮相WAIC:以“科产融”结合助力科技企业腾飞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掀起科技浪潮。这场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国际盛会,汇聚全球智慧,展现AI前沿动态,更成为观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窗口。在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上,作为金融领域“国家队”的中信金控,向观察者网分享了其以“科产融”特色模式服务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
中信金控充分发挥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的独特优势,构建了一套多层次接力式服务体系。面对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中信金控展示了其平衡创新支持与风险管控的“六大能力”。特别是其首创的“积分卡”式投贷联动审批模式,转变传统思路,“重专利轻抵押”,有效破解了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其国际化能力同样亮眼,“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的服务品牌,以及助力某车企完成56亿美元“闪电配售”等成功案例,是其跨境服务实力的有力证明。
本次WAIC上,中信金控重点呈现了其为影石创新、本末科技等6家不同领域科创企业提供的“全链条”服务样板。从初创期的智库支持与信用贷款,到成长期的上市辅导与资源对接,再到成熟期的并购重组与全球布局,“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理念贯穿始终,展现了金融资源如何精准适配科技企业成长的每一步,为它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以下为对话实录:
观察者网: 在当前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中信在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独特的“科产融”结合模式?未来是否有新的创新规划?
中信金控: 中信集团依托“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的优势,实施了科技金融专项行动,构建了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层次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例如,我们成立了中信股权投资联盟,聚合集团旗下20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超32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1100家,支持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们将围绕“机制保障、政策协同、区域联动、人才建设、品牌塑造”五条路径,打造一流科技金融服务支撑机构,以更多“首发、首单、首创”的中信样板,支持科技型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观察者网: 面对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信如何平衡风险控制与支持产业创新的关系?
在风控方面,我们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数字化风险管控体系。首创“积分卡”式投贷联动审批模式,以“重专利轻抵押”为理念,对企业高管团队、知识产权等指标赋分,根据分值确定授信,不再以历史业绩为首要评价因素,从而更灵活地支持新兴产业企业。
观察者网: 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中信如何发挥国际化优势?能否分享一些典型案例?
例如,在跨境投行方面,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提供全品类投行服务,接驳中信银行“股+债”三大跨境融资场景。截至6月末,中信系券商在中资离岸债券承销规模上保持领先,正在推荐80余家企业参与港股IPO,占排队企业的37%。今年3月,中信证券助力某车企完成56亿美元“闪电配售”,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之一。
观察者网: 本次WAIC大会上,中信为6家科创企业提供了全链条服务。中信如何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调整服务?
中信金控: 我们践行“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理念,依托中信企业家办公室模式,整合集团金融全牌照资源,针对企业不同阶段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1、强烈呼吁对不支持鸿蒙NEXT的APP吊销ICP许可,不支持鸿蒙系统的app
2、《西方伪史论》的思考(五):我自己的观点总结,如何看待西方伪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