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7 07:38 作者:南宫凌
高志凯:今天卖、明天又不卖,那怎么行?我们要敢于给美国立规矩
7月27日至30日,中美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关税谈判。
当前谈判面临多重挑战:中美核心诉求存在显著温差;美方试图纳入非关税敏感议题(如伊朗、俄罗斯石油);中方坚决反对单边制裁与“脱钩断链”;以及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压力。
然而,中国对特朗普时期的策略已有充分的应对经验,更清楚独立自主的研发道路是关键。7月15日,黄仁勋在北京表示,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其技术推进不可阻挡。他警告,若美国不参与竞争,中国的技术生态与领导力将重塑全球AI格局。
在此背景下,观察者网连线了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苏州大学讲席教授高志凯,深入解析博弈的深层逻辑。
高志凯指出,美国制裁虽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步伐,但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本就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必然选择,而非被动应对;在谈判筹码方面,他强调中国需掌握市场主动权,而非将“取消制裁”视为核心诉求;在创新体系构建上,他呼吁从金融体系重构、人工智能战略升级到安全防护强化,打造可持续的自主创新生态。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
高志凯:首先,我认为应当为这场所谓的关税战和贸易战正名。过去我们常说 “中美贸易战”,这个名称并不准确,实际上这是美国单方面发动的关税战或贸易战。2025 年4月2日之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这已然可以定义为美国反世界的关税战,甚至是美国反人类的关税战,所以首先要明确这一名称。
当然,这种极端措施必然会倒逼我们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坚持科技发展的独立自主之路,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关税战或贸易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无论美国是否对我们实施制裁、封锁或禁运,都必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这一点要先讲清楚。
美国对中国施加极限压力,试图打垮我们,无疑会加速我们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面的创新欲望和行动必要性,但这两者不应被简单关联。无论是否面临美国的极限压力,从当下、中长期发展以及远大理想来看,中国都必须坚定地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
不同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同,发展重点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总而言之,中国这样的大国若不掌握核心科技、不走自己的路,而依赖其他国家,是行不通的。毕竟世事难料,若有国家能轻易将我们置于困境,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希望看到的。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没有其他替代方案。
高志凯:首先,我们来谈谈美国在经济贸易和关税战过程中,对中国实施的多如牛毛的各类禁运与制裁。在我看来,对于被列入制裁清单的服务、产品、设备等,美国不再向我们出售,但与此同时他们总会找一个所谓的理由,甚至编造理由来为这种行为辩解。
由此,我们会面临两方面的损失。其一,原本可以获取的东西现在无法得到了。
其二,美国人在剥夺中国获得这些服务、产品的权利时,会编造相应理由,这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损失,其影响力度未必小于第一种。这种损失是什么呢?美国人会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将中国描绘成破坏国际准则、与美国为敌,甚至说中国在武装自己、要与美国宣战,宣扬 “中美之间必有一战” 这类歪理邪说。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美国对我们实施制裁后,我们买不到某些东西这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美国将中国视为敌人,对我们进行妖魔化,把中国定格为罪恶的、邪恶的,不尊重国际准则的。这就好比,他们要对我们进行两次打击:一次是剥夺我们获取所需物品的权利,另一次是将我们描绘成妖魔鬼怪。
因此,对于美国的这些所作所为,我们必须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审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看清楚。不然的话,当他们剥夺了我们一些东西时,我们可能只想着这些东西很重要,意识到他们在倒逼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却忽略了他们另一个重大影响 —— 把我们描绘成魔鬼。所以,我们对此一定要有全方位的考量。
所以,美国同意英伟达等技术提供方向中国出售这些技术,并非是改变了对中国的立场,也不是突然放下了对中国的敌意、开始正常对待中国,而是出于美国自身的小算盘。原本它想通过禁止向中国出售这些产品,达到将我们打倒在地并踩上一脚,同时对我们进行妖魔化的目的。但由于中国人民勤奋努力,众多企业大力投身创新,在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才逼着美国动脑筋考虑是否要做出改变,让其见机行事,比如想着能赚的钱还是要赚。
所以说,美国的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其仇华、敌华的根本定位。我们千万不能太幼稚,也不能自作多情,觉得这种变化源于美国对中美关系有了根本性、实质性的认知转变,这是第一。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第二,我认为在中美之间,我们应该主动创造话题,向美国讲清楚我们的规矩。我建议,如果美国以后再以种种理由决定不向中国出售某种产品,中美之间应该形成一种默契:如果你美国不卖给我,那是你做错在先。我现在想买,你却不卖,那我就必须另想办法,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研发出能取代你的产品。但我要提前说明,如果你不卖给我任何东西,无论是高科技产品、能源产品,还是粮食产品等,只要是美国出于错误考虑而不卖给中国,那么中国市场的大门就将对你关闭。
在中美关税战,也就是美国发动的这场关税战中,美国一度将中国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145%,中国也奉陪到底,把美国出口到中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125%。在如此高的关税之下,美国很多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可销售性。目前,中美双方已在日内瓦、伦敦进行了会谈,接下来还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会谈,这是正常的沟通。但直到现在,中国都没有恢复对美国石油天然气产品的购买,也没有迅速恢复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类产品往往需要签订长期合约,不能动辄今天卖、明天不卖,这显然是在折腾我们。所以,当美国把关税提高到那么高的水平时,中国就得去寻找替代产品、联系其他供应商,而与这些供应商洽谈时,很可能就要签订长期合同。因此,即便美国现在表示,比如会谈进展不错,可以适当降低关税,我们也不会像没有自主权的钟摆一样,被随意拨动。
这次美国说英伟达的显卡可以卖给中国后,国内有一种声音值得思考:当初不卖,现在要卖,其目的是什么?如今华为已经能够生产相关产品,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中国用户多使用华为的AI芯片,而不是马上又去购买美国的AI芯片?这里面是否有其他名堂,必须仔细核查,这不仅涉及芯片领域,还关乎方方面面。
2、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辅助驾驶计划年内在中国进一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