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乡村民间账本的情感价值: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视角

时间:2025-07-17 02:29 作者:古道之

乡村民间账本的情感价值: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视角

在乡村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用于记录个人或家庭经济活动的民间账本作为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符号,其价值远超简单的经济记录。它不仅是乡村居民经济活动的账目清单,更是承载着乡村社会情感、记忆与价值观念的文化载体。乡村民间账本通过记录家庭与村庄的点滴,成为连接个体与群体、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其情感功能贯穿于文化传承、情感慰藉、道德引领和教育等多个层面。这些功能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民间账本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因此,深入挖掘和利用乡村民间账本的情感功能,不仅对乡村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弘扬,更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情感支撑与文化动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民间账本的情感功能

情感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体内心世界的反映,更是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情感通过增强个体之间的联系、塑造群体认同感以及维系社会秩序,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文化延续的关键力量。在乡村社会中,情感的纽带作用尤为显著,它维系着家庭关系的和睦、邻里关系的融洽以及乡村共同体的凝聚力。而乡村民间账本,作为乡村生活的重要记录工具,其背后所承载的情感价值和人文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深入理解乡村社会的情感结构和文化脉络。

一是家庭情感纽带与慰藉功能。乡村民间账本详细记录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生活点滴,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例如,账本中记录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投入、医疗支出等,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记录了晚辈对长辈的赡养费用、生活照料等,展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感恩。通过查阅、讨论和传承这些账本,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强化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家庭和谐与团结。同时,在村民回忆过去的生活时,账本中的记录可以唤起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给予其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期,如亲人离世、家庭变故等,账本可以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方式,帮助他们缓解悲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家庭和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集体情感凝聚与乡愁唤起功能。在乡村社会中,乡村民间账本不仅是家庭的记录,还可能涉及村庄的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例如,村庄修建道路、兴修水利、举办庙会等集体活动的账本记录,反映了村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精神面貌。这些账本成为了村庄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唤起村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文化认同与传承功能。乡村民间账本记录了乡村的红白喜事、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文化活动的开支情况,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账本的传承和解读,可以让人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增强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传统,还能激发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四是道德引领与教育功能。乡村民间账本记录了乡村居民的经济活动和生活细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诚信经营、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是乡村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账本的传承和解读,可以让人们了解乡村社会的道德传统和行为规范,增强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这种道德引领不仅有助于弘扬乡村社会的传统美德,还能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民间账本情感功能的唤起与共享

根据符号互动理论,情感通过符号(如语言、文字、物品等)得以表达和传递,进而塑造社会关系和群体认同。乡村民间账本,就是这种承载着乡村生活记忆与情感的符号载体。重拾乡村民间账本的情感温度,不仅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更是通过情感的力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其一,建设账本文化载体。打造账本文化载体,如账本文化馆、村史馆、民俗博物馆等,为乡村民间账本的收藏、展示和研究提供专门的场所和平台。这些文化载体不仅可以保存和保护大量的乡村民间账本,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呈现账本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故事,成为村民了解乡村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增强情感认同的重要场所。例如,建设“乡村记忆账本馆”,收集和展示当地乡村民间账本,同时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村民可以亲手翻阅账本、学习记账,感受账本文化的魅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数字化扫描、虚拟现实(VR)、互联网等,对乡村民间账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播,扩大账本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通过建立账本文化数字资源库,将大量的乡村民间账本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展示,方便村民和研究人员随时随地查阅和研究。同时,可以开发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站,推出线上账本展览、文化故事推送、互动交流等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民间账本文化,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二,开展账本文化活动。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账本文化活动,如账本展览、故事分享会、文化讲座等,让村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乡村民间账本,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村民对账本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举办“老账本里的乡村记忆”展览,展示不同时期的乡村民间账本,配以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生动呈现乡村的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开展“账本背后的故事”分享会,邀请村民讲述自己家账本中的感人故事和生活经历,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三,加强账本文化教育。将乡村民间账本文化纳入乡村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传授账本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情感认同。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开设乡土地方课程,将账本文化与语文、历史、社会等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故事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村民间账本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情感意义。在社区教育中,可以利用文化站、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举办账本文化培训班、讲座等活动,向村民普及账本知识,传授记账方法和技巧等。

其四,鼓励家庭账本记录与传承。倡导村民重视家庭账本的记录和传承,鼓励每个家庭都建立自己的账本,记录家庭的经济生活和情感故事。通过家庭账本的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家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还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责任感。可以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账本”评选活动,对那些记录详实、情感真挚的家庭账本进行表彰和展示,激发村民记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家庭账本文化在乡村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乡村民间账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记录了乡村的经济活动,更承载着家庭、集体与文化层面的情感纽带。从家庭情感的维系到集体凝聚力的增强,从文化认同的传承到情感慰藉的提供,账本的情感功能在乡村社会的微观与宏观层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乡村民间账本情感功能的挖掘利用,不仅是对乡村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更是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未来,需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推动乡村民间账本文化与乡村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持久而深厚的情感支撑与文化滋养。

(作者:陈向科,陈睿,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陈向科 陈睿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nograb/646941/50/15132691.html

Top

1、一个女孩,哄人睡觉这10年,哄一个女孩子睡觉句子

2、广东省粤普小额再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朱立行被查!

3、印度美女额头红点有何含义,印度女的额头点红点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wxw59.cn/VAY/detail/mswwjr.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古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