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药成公募最新聚集地!多只医药股翻倍!二季度港股持仓曝光,港股医药龙头股
随着公募二季报的披露,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也随之披露,其中出现不少港股公司。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390只港股上市公司,合计持有市值约为4850.69亿元。
从行业来看,传媒、医药、电子板块为前三大重仓板块,持股总市值分别约为899.55亿元、595.89亿元、432.29亿元。其中医药板块二季度被公募重仓的38只个股,近年来涨幅均值高达92.88%,上半年港股医药行情表现亮眼,多只个股实现翻倍式涨幅。
为了给予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分别梳理出二季度公募在港股的最新重仓股,以及加仓、减仓动向等,供投资者参考(根据公募披露规则,季报仅披露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年报及中报才会披露全部持仓)
9股被重仓超百亿!医药股成为公募争相布局的方向!
从个股的持股市值来看,有9家港股公司被公募基金持仓超100亿元,其中,多为港股科技龙头代表,如腾讯、阿里、小米等。
持仓股的股价表现来看,持股市值最多的20家公司,今年以来涨幅均值高达80.22%,14家公司上涨,仅2家公司出现微跌。
持仓变化来看,仅2家公司在二季度有所减持,其余均不同程度被加仓。腾讯、阿里仍然是公募基金在港股最大的两只重仓股,二季度持股市值分别为768.04亿元、379.56亿元,分别被1206、441只基金持有。
从公募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来看,医药股成为公募争相布局的方向,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二季度公募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高达13.14%、16.46%、11.64%,并且在二季度均出现大幅加仓的迹象。
信达生物公募二季度持股数量合计约为2.17亿股,半年度加仓高达1.04亿股,该股近年来涨幅高达143.58%;另外三生制药公募二季度持股数量合计约为3.95亿股,半年度加仓高达2.07亿股,该股今年来涨幅高达367.93%。
此外,屡创新高的泡泡玛特在二季度出现减仓动作,该股今年来涨幅高达173.51%,作为新消费龙头,自2024年来涨幅超10倍。二季度287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6475.06万股,半年度减仓346.01万股。
25只港股被公募翻倍式加仓!医药股最受欢迎!
从基金持股相比2024年底的变动来看,一季度被3只以上公募基金持有,并且合计持股市值在1000万以上的港股有285只,其中持股变动比例在100%以上的有25只。
具体来看,一季度公募持股加仓比例最大的是泰格医药,16只基金二季度合计加仓公司731.73万股,持股变动比例为432.66%,最新持股数量为900.86万股,合计持有市值约为3.14亿元。泰格医药今年来涨幅为70.29%,除了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外,同样受南下资金青睐,最新数据统计,南下资金合计持有泰格医药8231.28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比例的66.84%。
从这些大比例加仓个股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医疗股占9只。今年来港股市场以亮眼表现领跑市场,而医药更是 “一骑绝尘”,涨幅在主要行业中位居前列,年初以来涨幅超 45%。
据光大海外统计:目前港股医药板块纳入港股通的医药公司数量超百家,占港股医药公司数量 46.85%;年初以来南下资金持续买入港股通医药公司,沪港深通资金持仓比例前十大医药股的平均持仓比例已达37.90%。同时,港股医药板块的 PE 估值收缩从2021年年中开始,并已持续多年,年初以来板块持续反弹,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港股行情拐头向上趋势下!中字头个股遭减持!
从减仓方面来看,一季度被3只以上公募基金持有,并且合计持股市值在1000万以上的港股有297只,其中持股数量环比减少的有43只,今年以来的涨幅均值为33.85%,而185只被增持的港股,一季度涨幅均值为39.99%。
具体来看,中国铁塔二季度合计被13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相比一季度减少7只),二季度公募基金的持股数大幅减少1.72亿股,大幅减少91.05%,合计持股市值约为1.73亿元。
高盛此前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公司2025 年关键业绩指标符合指引,但2026年股息前景存在不确定性,5G 基站部署增速可能放缓,基于此维持中性评级。若基站部署出现新的上升周期,评级可能更积极。给予12个月目标价为 12.5 港元,7月25日最新收盘价为11.74元。
进一步来看,一季度公募整体减仓方向多为以中字头为代表的央国企,包含:中国铁塔、中国重汽、中国船舶租赁、中航科工、中国建材等。在近期港股行情拐头向上的趋势下,整体市场风格偏向科技成长,公募基金的调仓换股也正好吻合了市场的风格转换。
在这些减仓股中,今年来涨幅较为亮眼的是大麦娱乐,公司在5月份由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此后开启一轮上涨行情,这一更名动作被市场解读为战略重心向线下娱乐市场倾斜的重要信号。
花旗在研报中指出,阿里影业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释放了明确战略信号:未来2-3年将保持电影投资的审慎纪律性,同时将人力资源向大麦业务及IP商品销售板块倾斜。该行对其目标价由0.75港元上调至0.92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数据来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相关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短期个股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资方向,请投资者谨慎参考。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1、刘煜辉:谈稳定币和反内卷 下半年A股超预期,最强方向就是顺周期
2、豆包图像编辑模型3.0上线:可处理1000万像素以上高清图像,豆包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