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00:21 作者:云沐晴
俄媒:俄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将被封存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7月26日报道,该报获悉,俄海军“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将被封存,未来可能被出售,也可能拆解报废。专家表示,封存过程中,舰上所有可用的重要设备和机械将被拆除,用于其他舰艇,舰体则将做好长期存放准备。
知情人士向该报透露,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已决定,近期将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进行封存。此前该报曾报道,该航母的所有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工作已经暂停。
摩尔曼斯克搭载着航母的50号浮船坞
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科斯京25日表示:“我们认为,该舰已无维修价值。其舰龄已超40年,而且维修成本极高……我认为,最终决定将是出售或拆解。”
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上将对该报指出,封存如此庞大的军舰,意味着所有可用的机械将被拆除,作为备件用于其他舰艇。他解释道:“首先是现代化电子设备,其他系统和装置也会被拆除。封存过程中,舰体将被完全密封,即所有集水装置将被排空、焊死。之后将决定是对其进行拆解,还是出售给其他国家。”
封存后的航母将保留少量人员。阿瓦基扬茨补充道:“这些人员将负责监控航母的状态。该舰全盛时期的舰员多达2200人。实施封存后,监控人员恐怕不会超过150至200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监控是否进水,防止火灾发生。”
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指出,该舰的最终命运将由俄罗斯海军决定,因为海军是航母的所有者。他说:“出售该舰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能买得起的国家并不多。俄罗斯当年曾对‘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将其出售给印度。”
博尔坚科夫说:“将‘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直接拆解并非明智之举。俄罗斯对其进行了长期维修,它曾是海军的骄傲,如今却要被拆解成废铁?因此,封存可能是更优选择。但最终应由俄罗斯海军指挥部根据其面临的任务来决定。”
太平洋舰队前副司令、海军少将伊戈尔·科罗廖夫表示,他完全赞同封存航母的决定。他说:“计划投入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资金,未来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诸多因素决定了该舰的命运。例如,负责维修的船厂缺乏足够的合格人员;该舰所需设备的维修或制造周期很长——长达24个月甚至更久。因此,维修过程还会耗费很长时间。
“库兹涅佐夫”在港停靠画面
科罗廖夫估计,按当前价格计算,维修费用将达到1000亿至1200亿卢布(约合12.6亿至15亿美元)。他说:“用这笔钱可以对海军装备进行部分但相当深入的自动化改造。我们需要为护卫舰和驱逐舰配备现代化的无人系统,以打造一支全新的海军。”
军事专家德米特里·科尔涅夫认为,封存远比拆解报废要好。他指出:“这艘航母的情况简单明了。如果无法完成维修并交付海军服役,那么明智的做法是将其封存,等待时机好转或找到合适的买家。”
该专家指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退役后,不应急于建造新航母。他说,航母缺乏现代化的舰载机,而建造一艘仅能搭载少量老旧战机的新航母显然没有意义。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于1990年12月25日交付苏联海军。该舰执行过多次远航任务。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该舰在地中海参与了作战行动,其舰载机对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分子目标实施了打击。在那次行动中,舰载机总共起降400余架次,摧毁了超过1200个目标。
从地中海返航后,该舰被送往船厂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原计划于2022年完成维修并重新服役,但工期多次延误。2018年10月,浮动船坞沉没,船坞起重机砸中航母,导致舰体受损。2019年12月,舰上发生火灾:焊接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燃了舱内残留的燃油。事故造成2人死亡,十余人受伤。2022年,该舰再次发生火灾,所幸无人伤亡。2023年,该舰水下部分的坞修工作完成。(编译/赵志鹏)
相关新闻
媒体:俄罗斯很可能会成"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
近日有关俄海军可能放弃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传闻,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传得沸沸扬扬——毕竟俄罗斯很可能会因此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俄罗斯国内也对此展开相当激烈的讨论,讨论焦点就集中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俄罗斯还需要航母吗?
“库兹涅佐夫”号可能退役的消息最早是由俄媒披露
“库兹涅佐夫”号可能退役的消息,最早是俄罗斯《消息报》11日披露的。报道称,从2017年就进坞开始改造升级的这艘军舰,如今相关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俄罗斯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命运作出决定。
老司机注意到,俄罗斯官方目前还没有确定“库兹涅佐夫”号的最终命运,近年来俄罗斯媒体几乎每年也都会传出该航母要被放弃的传闻,但这次《消息报》的报道受到的关注尤其多——原因很简单,“库兹涅佐夫”号在码头停靠多年,维修进展基本停滞,再加上俄军注意力都集中于俄乌战场,它的前景难言乐观。
“库兹涅佐夫”号自从建成以来就命运坎坷
简单而言,这艘航母作为俄罗斯海军的“门面”,但自从建成以来就命运坎坷。俄罗斯媒体曾总结说,自从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俄北方舰队以来,就赶上俄海军“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特别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力和日常训练不足,该航母服役期间的各种事故可以列出一长串:1996年出现严重的动力系统故障;1998年发生防空系统受损,60吨燃油泄漏到海中;2000年,一名水手因触电而死亡;2002年发生火灾,导致人员伤亡;2004年-2005年期间,至少3架舰载机在着陆时受损;2006年和2009年,该舰又先后发生两次火灾,数名水手伤亡。
好不容易等到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该舰首次投入实战,参与了空袭叙利亚恐怖组织的行动。但在这次远征叙利亚期间,又先后有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坠海,特别是它冒着黑烟的场景还遭到西方舆论的集体嘲笑。
“库兹涅佐夫”号冒着黑烟的场景还遭到西方舆论的集体嘲笑
因此在结束叙利亚战事后,“库兹涅佐夫”号于当年10月开始进坞展开维修升级作业,计划全面翻新舰上设备后,继续服役20年——但此后8年过去了,它从来没能离开造船厂。先是2018年承担航母维修工作的浮动船坞沉没,船坞上的起重装置坠落时将航母甲板砸出一个直径约5米的洞,然后是2019年,这艘航母又发生了重大火灾,导致2人死亡,14人受伤。2022年底,该舰再次发生火灾,这些接连不断的事故导致原定完工时间从2022年一再推迟,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工拨款全面向前方战事倾斜,用于“库兹涅佐夫”号维修的经费严重不足。卫星照片显示,该航母的外观近年几乎没有明显变化,显示升级维修工作已经陷入停滞。
几乎所有俄罗斯媒体与专家,都对继续花费巨资升级这艘航母表示“不值得”。但问题在于,在“库兹涅佐夫”号退役之后,俄罗斯海军怎么办?
俄媒提到,俄海军的官方战略文件《2030年前国家海洋军事活动政策基本原则》要求俄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都配备一艘航母,但官方战略显然已经背离了实际情况。想要继续建造大型航母,俄海军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缺乏配套设施。俄海军近年建造的都只是偏重对地打击能力的小型导弹舰,新航母计划仅停留在纸面上,能为航母护航的主力水面舰艇也越来越少。
“库兹涅佐夫”号在码头停靠多年
面对这样的现实,俄罗斯“topcor.ru”网站引用专家的分析称,“俄罗斯不会建造类似美国‘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这样的超级航母,这一事实已经变得很清楚。但效仿土耳其或日本的做法,更为合理”。报道称,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用越来越明显,土耳其利用两栖登陆舰改装的无人机母舰,可以在飞行甲板上部署大量无人舰载机和无人直升机执行多种任务,其运营成本也远低于传统航母。此外日本利用“出云”级直升机母舰改装为轻型航母的做法也受到俄罗斯媒体的青睐。“俄海军可以首先建造当前迫切需要的直升机航母用于反潜,然后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改装为轻型航母。但这意味着俄罗斯需要重启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
1、四川广汉:“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吸引参观者
2、南方网评: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全民防蚊是关键,基孔肯尼亚病毒图片
3、2025WAIC现场直击:宇树G1格斗再圈粉,宇树科技是哪个集团的